年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以来,我市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为契机,逐渐完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乌鲁木齐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办法》,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乌鲁木齐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录及指导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专业服务机构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等特定内容、特定工时的养老服务。
(二)加大建设力度,扩大养老助餐服务供给范围。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连续4年将社区养老纳入民生建设十大实事,累计投入各级资金5000余万元,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止202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92个,其中: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248个,老年活动中心624个,农村幸福互助院21个,农村幸福大院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布局的一直在优化,有效扩大了养老助餐服务的供给范围。
(三)积极探索多元助餐服务模式。一是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在水磨沟区开展老年人助餐试点工作,指导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辟老年餐桌、社区助餐点等功能区域,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逐步形成“中央厨房+老年餐桌+社区助餐点+互联网点餐”等多元助餐服务模式。二是积极引导我市具备养老助餐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餐饮企业建立中央厨房,向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送餐服务,如:水磨沟区引进中顺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伯客老爷等餐饮配送企业依托辖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配送午餐,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米东区福寿养老护理中心建设中央厨房,探索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助餐”辐射式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引进中央厨房3个、老年人幸福餐厅3个、社区助餐点75个,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得到一定效果满足。三是探索“互联网+养老餐饮”服务模式。2020年以来,我市投入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100万元,启动智慧养老服务项目,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积极链接中国电信、96580等智慧养老服务资源,打造200个智慧社区,推广拓展中国电信ITV宽带业务,增设互联网点餐、老年文化资讯等服务模块,老年人能够正常的使用电视遥控器选择、下单相应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技术方面的难题,满足了他们的多元服务需求。
(一)持续巩固推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经验成果,将构建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列入乌鲁木齐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按照“政府投入+社会资源”相结合,就近便利和网络布局相结合的思路,统一规划设计,整合相关资源,逐步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老年餐桌+互联网点餐”等多元助餐模式。
(二)充分的发挥乌鲁木齐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善老年助餐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积极性。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推进,今年将新(改)建1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三)探索建立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标准和老年助餐送餐服务规范,力争实现统一台账管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设备要求。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规范,依规公示许可证照等资料,餐饮加工关键环节按要求实施“明厨亮灶”,接受公众监督,确保老年人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社区食堂等,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送餐服务。将诚信经营、管理规范、食品安全等级高的社会餐饮经营单位通过适老化改造,组团推出符合老年人特定需求的营养均衡的餐品系列,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鼓励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食堂将周边社区老年人纳入内部就餐人员管理,提供老年助餐服务。完善乌鲁木齐市智慧养老平台功能,探索建立政府、餐饮企业、网络站点平台等三方信息对接协同的服务模式,实现网上点餐、呼叫订单等助餐服务。